衣食住行说到“衣”的问题。说到一百年来衣裳的变化,首先在1911年以后。1911年以前中国基本上是满族的装束,汉人和满人男性装束区别不大,官服汉员与满员也没有区别,只有等级的差异,文武官不同的差异。
曾入选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的摄影作品:《妈妈,到那边去》。 辛亥革命前后法国人密歇尔·德·枚纳尔所摄的中国祖孙三代。从照片可见,当时男性的便装就是长袍和马褂。口述:赵珩 采写:南都记者 李昶伟
民初女性礼服:上袄下裙
衣食住行说到“衣”的问题。说到一百年来衣裳的变化,首先在1911年以后。1911年以前中国基本上是满族的装束,汉人和满人男性装束区别不大,官服汉员与满员也没有区别,只有等级的差异,文武官不同的差异。普通的便服,男人基本上都是袍和褂。马褂有马蹄袖,平时挽起来,到重要仪节的时候,比如下级见上级,或者是官场朋友相见,在请安的时候都要把马蹄袖打下来。一般来说便服不穿马蹄袖,就穿普通的袍褂。女装则不同,女装上旗人和汉人的区别非常大,一看装束就知道是旗人还是汉人。
从头面说,旗人女子束的叫两板头,也叫大板头,汉人没有这种装束。衣服一般来说在正式的场合就是长袍,那个时候没有“旗袍”之称,旗人也是穿袍,后来喜欢在旗装的袍子外面穿坎肩。从前很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女的穿裤装,旗人和汉人女子都不着裤装,女的里面穿裤,但不能露在外面。古人所谓的“上衣下裳”,裳就是遮蔽下体的,裤和裙都属于裳。清代也有裤,就是上袄下裤,那个裤子很肥大,看不大出来。
因为排满,民国以后开始对旗装有了极大的反感,首先男装的马蹄袖完全去掉了。平常便服就是长袍,如果是重要的仪式、重要的会见或者会议的礼服,必须在长衫外加一个马褂,这个马褂跟清朝马褂的区别就是不再有马蹄袖。马褂很短,它的对襟基本上就到胸部为止,袖子很长,一般来说盖住手指的。民国以后的官场,还有穿大礼服的,大礼服完全是按照西洋的燕尾服,里面是白的衬衫、领结,缎子的领子,燕尾服的制式。最典型的是大家都熟悉的铁道工程师詹天佑,詹天佑在正式场合就穿大礼服。在南北和谈的时候,很多官员也都是穿大礼服。袁世凯基本上没穿过大礼服,他一般是戎装,穿军服。所以在正式场合,穿这种大礼服和袍子马褂是并行的。民国初期女性礼服是什么呢?就是上袄下裙,这个袄一般来说不用大襟的了,都是用对襟,袄身很长,一般到膝关节处。袄的袖子是喇叭袖,一般不过肘,里面有一段是里面的衣服,后来有逐渐加长的。
男性在普通场合穿得就随意一些了,男装长衫是主流,长衫分单的、夹的、棉的、皮的,各种材质、各个季节有不同的长衫。我记得我的祖父从来没有穿过西服,都是穿长衫,他穿长衫很讲究,除了冬天的丝棉袍一般不用绸缎,他都用西式的呢料,譬如英国料子做长衫。长衫不是上层才独有的,底层老百姓也穿长衫,比如朋友家的婚丧嫁娶、过生日,正式场合也要穿上长衫。
长衫与西服并重
民国以后男装的变化之一是中山装的诞生。中山装是孙中山发明的,1919年,孙中山在上海的亨利服装店定制了一件中山装,这件中山装跟我们后来看到的中山装是不一样的,它是立领的。什么时候开始翻领呢?是到了20年代初。所以我们在拍很多影视剧的时候,反映年代的很多细微末节都未必会注意。正式的中山装袖口有三粒扣子,有四个贴兜,所有的兜都有兜盖,都有明扣,上面两个口袋叫上兜,下面两个口袋叫“老虎兜”。为什么叫老虎兜?就是比较大,能装的东西多。但是中山装始终没有明确定为国家法定的礼服。毛泽东从不穿西服,正式场合都是中山装。蒋介石一般来说只穿三种衣服,一个是穿中山装,但是很少穿,更多是穿戎装和长袍马褂,他也是从不穿西装。
男装另一个变化是西服,西服在中国的历史很有意思。西服从清末开始就有穿的,西服一开始传进中国,并不是从欧洲传入的,是从日本传入的。明治维新以后,日本人开始接受欧洲风尚穿西服,清末中国人再模仿日本人的西服,这中间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。所以那个时候的西服,比方说领子,不是我们现在这样的尖领,是圆领,下摆呢,一般来说也是圆摆。但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以后,情况不同了。20年代,我们抛弃了日本,直接学欧洲,实际上那个时候中国人穿的西服远远比日本人更时尚。到了三四十年代,是中国西服最盛的时期,一直维持到1949年以前。达到什么程度呢?几乎是和欧洲同步的,尤其是那个时候演一些好莱坞片子,好莱坞电影中的服装时尚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范本。比如说袖子的长短,衬衫袖口露出袖子的长度,袖子上用的袖扣,领带和西服的配色,什么样的西服配什么样的领带,什么样的场合配什么样的领带。尤其在十里洋场的上海,从前有人讽刺上海人,说是家里不怕着火,就怕掉河里,因为家里没什么东西,衣服都在身上,当然这是有调侃的含义了。当时上海哪怕是个小职员,生活很拮据,也得有两三身西服,否则让人看不起。
西服是时尚,但也不是人人都穿西服,尤其是在北京,包括在上海,相当一部分人还是穿长衫的,从民国以后一直到1949年以前长衫基本上还是主流。或者说长衫与西服并重。长衫的变化不大,讲究在什么地方呢,在料子上、做工上,有的考究是在细微末节上。
有这样一个例子:有一位王公子弟到人家家里去赴宴,(赴宴在过去很讲究,大户人家或者一些官宦人家甚至一些学者,都是带着下人去赴宴,下人会带着主人的衣包,是主人平常换的衣服,虽然赴宴并不留宿,但吃完中饭以后要漱口净面,下午再聊聊其他的。吃完饭以后有更衣的地方,比方说早上比较凉,饭前可能穿一个夹的,那么吃完中午饭换一个稍微薄一点的,上午穿一个缎的,下午可能换一个绸的衣裳。)饭后大家都换了,其中有一位非常讲究的人,家世也好,文化修养也好,来的时候穿一件什么衣服呢?穿一件很普通的长衫,什么颜色?就是秋香色,秋香色就是秋天的颜色,叶子变黄,发一点古铜那样的颜色。长衫是毛葛的,很普通的料子。是什么花样呢?是本色暗花,长衫的左下摆往上是一只含苞待放的玉兰,似隐似现。吃完饭,别人都换了衣服,就这位爷吃完饭还是饭前那一件,大家觉得很奇怪,怎么这么讲究的人就他没换衣服?那是没仔细观察,下午这件衣服,同样的样式,同样是毛葛的质地,同样的颜色,同样的花样,还是那支玉兰,到了饭后,这件长衫上所有含苞欲放的玉兰都怒放了,你说这个含蓄不含蓄?含蓄极了,讲究到极端。你想,织的时候得用同样的丝,同样的工艺,同样的走向,要织两件近乎相同的衣料,花还是原来这个位置,但是全都绽开了。这是中国人讲究到家的一个例子。这是真事。我说再多的例子没有这个生动,它确实是讲究到家,含蓄到家了。中国人的讲究不是在于那种奢侈,那种炫耀,而是在于一种含蓄中的表达。
旗袍的兴起